2009-1-16 11:00
EnergyFamily
一修再修人生更好
文/ 林永龍
今年一月十日,我受邀參加東海大學法律系與台灣法學會主辦的「身分法之變革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在會中報告我研究所碩士論文部分內容。因為研討會要求的論文長度一定,所以在會前,我必須把二年前的作品再次細讀,想辦法去蕪存菁,將十五萬字的作品濃縮成十分之一。
一遍又一遍重複看著自己的作品,其實是對耐性的磨練;在一次又一次、來來回回,歷經約十多次的修改下,最後終於達成要求。回頭比較碩士論文與這次研討會的論文,才深刻的發現自己長年在太極門練功的成果,對我治學處世的幫助是如此的大──我不但可以耐住性子重複看一本書,而且還能夠時時想著如何更扼要的把複雜的事理,用簡潔的文字,清楚的表達。所謂的「修」,即是一個人把文章改了三次、六次、很多次,改了文章也改了自己,成就了一篇好文章也成就了一個好脾氣。在太極門所學到「修」的功夫又再一次在生活中用上,而且獲益良多。
研討會當日,我的報告次序是安排在最後一位,然而一開場即是目前國內民法界的學術巨擘領銜開講,翩翩風采、醍醐灌頂,令後續報告者無不多所惶恐,深怕過於遜色。看著一位又一位的報告人陸續上場,一位又一位精采的報告,自己的心情不禁一次又一次的更加忐忑不安,心裡想著要跟上這些前輩們的口才,但自己又經驗欠缺,如何能與這些優秀的前輩們媲美?
這時,靜下心來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情,想一想:我為何來參加這一場研討會?我要帶給與會者什麼呢?我的心裡出現了答案,我是來向大家分享「好」,在身分法上所發現的好,因為當初指導教授認為有創見、具高度的參考價值、對於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前瞻性,所以極力推薦我來參與發表。我現在應該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用一顆歡喜的心,與人分享的心,把我曾經所發現的「好」,分享給大家即是。
帶著這樣的一顆歡喜心,我把報告給完成了!研討會結束時,不論是主持人或是指導教授都稱讚我的報告很好,或許他們的稱讚可能有些是鼓勵的性質,但是有了這一次的經驗,我知道下一次我會做得更好。「人生因為有做,才有機會悟,有了體悟去修正、去實做才會有好成就」這樣的道理又再一次獲得驗證。
其實我大學就讀的科系是教育,畢業後的工作是國小教師,後來因為對於法律的好奇,便從門外漢一腳踏進法律的世界,學習的過程很辛苦,因為除了平日教學工作,我還得兼顧家庭;當老師也要當學生的我,運用師父教我的功夫來唸法律,我不但修畢補修的法學基礎學分,還在三年半內就拿到碩士學位,研究所畢業後還能受到師長們的肯定,而有機會參加學術研討會報告,這樣的榮耀都要歸功於我的師父洪道子博士教我懂得運用這些寶貴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