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外媒稱部落犯罪與恐怖主義沆瀣一氣:埃及難以應對


2018-4-25 14:17 宅~有何不可
外媒稱部落犯罪與恐怖主義沆瀣一氣:埃及難以應對

原標題:外媒稱部落犯罪與恐怖主義沆瀣一氣:埃及難以應對困局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6/w600h346/20180425/WEpL-fzqvvsa7783734.jpg" alt="[/img]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道 英國《生存》雙月刊2-3月號刊登瞭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麗莎白·馬泰烏撰寫的題?《以色列與聖戰威脅》的文章,現將文章中有關埃以邊境地區恐怖主義活動形勢的內容編譯如下:
  [b]西奈半島的恐怖主義和部落主義[/b]
  在短暫擺脫自1970年代開始至1997年才結束的恐怖主義暴力活動之後,新的恐怖主義浪潮又從21世紀初開始席捲埃及。在西奈半島尤其是如此。這個沙漠區域的面積是6萬平方公裡,有大約50萬居民,在1982年以色列對其的佔領結束之後被埃及中央政府拋棄。因此,在過去的15年裏,該地區的犯罪網絡和武裝組織急劇增加。
  西奈“灰色區域”的形成是對該地區數十年社會經濟及政治邊緣化推動的結果,而這種邊緣化催生瞭一種部落-犯罪分子聯手的自治方式,以及部落與恐怖分子基於利益而展開的權宜合作。坐落在西奈、吉薩和以色列內蓋夫沙漠交叉口的大型部落聯盟始終控制著該地區的主要走私路線。恐怖組織在該地區擴散的其他原因則包括1990年代以來的薩拉菲派觀念的滲透(導致與傳統部落實體競爭的伊斯蘭宗教法庭增加);與加沙地帶的聯繫在哈馬斯2006年接掌政權之後更加緊密(包括兩塊領土間的武器和戰鬥人員流動);由於利比亞和敘利亞-伊拉克的衝突,西亞北非地區的恐怖組織激增;途徑利比亞武器走私路線在2011年之後形成(通過蘇丹的替代路線2013年就已走不通瞭)。因此,除瞭既有的在北非、非洲之角和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的走私網絡之外,在西奈半島活動的恐怖組織也成?一個格外具有靈活性的恐怖主義威脅。
  21世紀初,與“基地”組織關係密切的“真主至上”恐怖組織在紅海沿岸發動襲擊(2004年在塔巴,2005年在沙姆沙伊赫,2006年在宰海卜),招致瞭埃及國傢安全機構和情報機構的嚴厲鎮壓。在被削弱數年後,恐怖組織在2011年後死灰復燃。埃及政權自此喪失瞭對西奈半島的控制權,導致瞭前所未有的亂象。很快,耶路撒冷支持者組織(成立於2011年)成?該地區的主要恐怖主義力量,開展瞭摧毀埃及-以色列天然氣管道的行動。該組織在2013年改變戰術,專註於阿裡什、謝赫祖韋德和拉法三角地區。該組織實施瞭大規模的殺戮性襲擊事件,並在2014年11月宣誓效忠於“伊斯蘭國”組織,從而成立瞭“伊斯蘭國”組織的“西奈省”分支。促使其“皈依”“伊斯蘭國”組織的是西奈和拉卡戰鬥人員之間的個人關係、經濟考量和單純的機會主義,因?“伊斯蘭國”組織在2014年年底正處於成功的頂?。
  從2013年年底開始,耶路撒冷支持者組織與埃及中部地區的恐怖組織合作,設法在西奈北部的據點以外實施瞭襲擊。該組織的襲擊目標是埃及軍事設施和檢查站,意圖殺死埃及軍人,竊取他們的武器,並在互聯網上播放視頻。從2015年開始,在宣誓效忠於“伊斯蘭國”組織和埃及加大軍事行動力度之後,“西奈省”組織選擇在西奈北部地帶對埃及安全部隊發動大規模襲擊。在12個月的時間裏,它表明自己有能力佔領一座城市(2015年7月的謝赫祖韋德)大約10小時、殺害大約60名埃及軍人、迫使軍方動用F-16戰鬥機保護地面部隊。上述襲擊展現瞭出色的行動、情報和招募能力以及滲透技巧,2015年10月發生在沙姆沙伊赫的俄羅斯飛機爆炸事件也充分說明瞭這一點。
  [b]埃及以色列聯手反恐但效果不佳[/b]
  埃及的軍事行動謀求切斷該組織的武器供應和聯絡渠道、實施宵禁並且武裝平民。上述行動也得益於以色列的情報和軍事支持(包括空中打擊和無人機)。然而,埃及未能阻止西奈半島的恐怖主義繼續蔓延。埃及大舉破壞加沙的走私地道和控制本國西部與利比亞的邊界,以期減少輸送給本國恐怖組織的武器和彈藥,但同樣未能阻止“西奈省”組織每週都實施致命襲擊。從2007年的年初開始,該組織還實施針對科普特基督教徒的教派襲擊。鑑於中央政府無法保障國傢安全,當地貝都因人組建瞭自己的民兵以打擊“西奈省”組織。然而,他們與埃及軍隊的協作始終是脆弱的,有可能加強部落軍事領地和部落間的競爭。另外,此類合作無法解決缺乏經濟和發展政策的問題,而這是該地區犯罪問題治理的基礎。
  文章稱,西奈地區的恐怖分子活動的優先重點是推翻埃及中央政府。因此,以色列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然而,他們2011年在以色列城鎮埃拉特附近實施瞭一次致命恐怖襲擊。在那以後,埃及人在2014年的加沙衝突中攔截過一名自殺式襲擊者;2015年和2017年,該組織又朝著埃拉特的方向發射過火箭彈。此外,在失去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據點之後,“伊斯蘭國”組織在西奈找到瞭一個可以偶爾取勝的地方。2017年10月,該組織宣稱向加沙附近的以色列人聚居點發射瞭火箭彈,幾小時後又宣稱對阿裡什附近的埃及軍隊發動瞭致命襲擊。
  自從2011年在西奈開展“獵鷹行動”以來,以色列接受瞭西奈半島事實上的再度軍事化(戴維營協議隻允許在靠近以色列邊界的C區駐紮多國部隊和觀察員以及警察)。推翻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政府的政變和埃及總統塞西(以色列已經與此人打過多年交道)隨後當選加快瞭這一進程。埃及與以色列當前的協作水平遠遠超過瞭穆巴拉克總統執政時期。不僅埃及在西奈半島的軍事行動得到以色列當局支持,而且以色列本身也在該地區展開幹預行動,從2013年8月開始實施無人機打擊。
  在本國領土上,以色列在加沙和埃拉特附近部署瞭“鐵穹”導彈防禦系統以攔截火箭彈,還沿著埃及邊界修建瞭5米高的安全護欄。儘管修建這道245公裡屏障的想法要追溯到2004年(名?“沙漏”工程,起初是?瞭在以色列撤離加沙地帶之後阻止毒品走私並防止哈馬斯入侵),但這一工程的重?是在2010年。最後,以色列強化瞭監控埃及邊界並防止滲透的行動。即便如此,以色列-埃及邊界仍然非常不安全,因?“伊斯蘭國”組織試圖證明其影響力將持續存在。埃及軍隊已經表明自己無法抵抗這個經驗豐富的恐怖組織。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